文/牧心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白日梦想家》翻拍自1947年的同名影片《梦里乾坤》。 2013年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本·斯蒂勒有史以来最好的作品,豆瓣评分8.5,被很多网友捧为迄今为止最励志的电影之一。 影片没有英雄救美和宏大叙事的套路,仅用平淡生活的点滴串起一段心路觉醒的经历。观众的心灵却受到了莫名的触动。 正是这种平淡给了观众很真实的代入感。观众在不经意间得到豁然开朗的感悟,不由得发出共鸣。 幸福原来如此的简单,只是我们平时错待了它。 逃避生活,就是拒绝幸福 有一句话说,幸福永远是不会光顾那些不珍惜自己所有的人。 当身体被逼进了墙角,冲动会让人把逃离当成“救赎”。 但明白的人知道逃离不过是“流浪”的代名词。 主人公沃尔特就是这样一个深陷生存泥沼而不断试图逃离的人。 他17岁时,父亲的去世成了一切不幸的开始。 为了持家,他剪去了“庞克”头,收起了深爱的滑板,走进了“约翰老爹”的店里做了外卖员。 这份工作让他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因为他不得不迁就无数人,却不能发泄情绪。 他想远离人群,远离痛苦。《生活》杂志社的图片处理工作就这样成了他的下一份工作。在一个只有两个人工作的暗房里,他干得很出色。他没有弄错过一张照片,成了摄影师尚恩最信赖的帮手。 他完全沉浸在远离人群的安宁中。但是杂志社却要停刊了。 他每天都精打细算地花每一分钱。即便如此,他们一家还是在一声声叹息中搬进了小的连钢琴都很难放下的房子里。 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同时也封印了他的自信与勇气。 面对心仪的女神——谢莉尔,他不敢开口跟她搭话;不满上司的咄咄逼人,他只能选择沉默。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完成所有的梦想与复仇。在那个世界里,他是主宰,可以摆脱现实的苦难。 “忙着上班”成了他逃避生活的“麻醉剂”。他没空听母亲的唠叨,没空去理会妹妹试镜“火爆浪子”瑞索的想法,也没空去谈恋爱,42岁了都没结婚。 他从来不知道有多少珍贵的东西被错过了。 这正是当下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人们总是忙着从眼前的无奈中抽身,转身沉溺于“吃鸡”的虚拟空间。 一番折腾下来,现实变得更糟。身心俱疲后,大多都活成了“闺土”。 生活也成了一壶倒不完的苦酒。 憧憬远方,也是徒劳 在西方一直流传着一则关于羊的故事,说的是羊总觉得山那边的草比脚下的草肥美。 眼前的拮据,并没有阻止沃尔特对远方的期待。他的内心也一直有一个关于远方的梦。父亲给他的旅游手册和没有拆封的登山包,他一直舍不得丢掉。 正好被指定做最后一期封面的“25号底片”找不到了。他找遍了工作间的每个角落,也只有尚恩送他的钱包和其它的24张底片。 在上司的一再催要和同事的细心提示下,他决定去找摄影记者尚恩。 他去了格陵兰岛,后来又一路跟到了冰岛。 在这个过程中,他忍受着微薄的积蓄被一点点挥霍的痛苦;感受了从摇摆的直升机上跳进风暴中的北冰洋,与鲨鱼亲密接触的危险;体验了被铺天盖地的火山灰追着跑,差点被埋葬的恐怖。 现实却一如既往的残酷。 他与尚恩失之交臂。底片也没有找到。可是尘封多年的“约翰老爹”店的伤痛记忆却在这遥远的地方被唤醒。 他顾不得调整心情,就接到公司催他回去的信息。结果刚走到大门口,他就被当众炒了。 他本来想见见谢莉尔,开门的却是她的前夫。他带着失望走了。 回到家,为了付搬家工人的小费,他的钱包被掏空了。他瞥了一眼印在钱包上面的座右铭,把它丢进了垃圾桶。 瘫坐在沙发上的他回味着希望破灭后的失落感。 “诗与远方”常常被人们想象成幸福的所在。 总是觉得自己跟幸福就差一段触手可及的距离。之所以还没有得到幸福,只是因为没有踏上去远方的路。 事实并非如此。 詹姆斯·奥本汉曾说:笨人寻找远处的幸福。 远方只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不曾签下赐你幸福的契约。 如果你总把幸福寄托在远方的话,等待你的大多只是失落与无助。 远方可以憧憬,但与幸福无关。 幸福就在当下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 当人们觉得幸福远去时,它一直都在身边,等待你静下心去感受它的存在。 绝望中的沃尔特无意间发现了与“25号底片”同批的一张照片拍的竟是自家钢琴的一角。 他问母亲是不是有人来给自家的钢琴拍过照。母亲告诉他,尚恩来过。之前跟他讲过的。他大概犯迷糊又给忘了。 懊悔和惊讶塞满了他的脑海。 他沮丧地跟母亲倾诉着最近发生的一切。母亲却鼓励他拿着新发现的线索去找到尚恩。 他背上登山包,带上旅游手记,出发了。 一路上,他记下了每天的行程与感受。 哨兵对母亲做的小柑橘面包的赞美让他发现一直在身边的幸福。向导为他虔诚地祈祷让他迈开了迎难而上的脚步。与陌生人在荒原上踢球让他摆脱了与陌生人交往的恐惧。 他在雪山之上找到了正在拍雪豹的尚恩。尚恩告诉他底片就放在送他的钱包里。他目瞪口呆地说,钱包让我丢了。 尚恩没有责怪他,而是在目送雪豹消失后,对他说:“有时候我不拍……我只想沉浸在那个时刻……享受当下,享受现在。” 他若有所思地回味着这段话,仿佛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回到家里,他不得不卖掉钢琴。他很内疚。母亲给了他一个拥抱,告诉他没事。然后她递过来一个钱包,让他把支票收在里面。 他欣喜发现这就是那个被他丢掉的钱包。他一把从钱包里翻出“25号底片”。 这一刻,他明白了“珍惜每一个当下”对于生活的意义。 他把底片交还公司,第一次当着大家的面,怼得新来的主管无言以对。 走出公司后,他又去见了谢莉尔。通过交谈,他才发现之前不过是一场误会。 几天以后,《生活》杂志最后一期出版了。他发现杂志的封面印的居然是自己。他很激动。他感受到了生活带给他的满足,也懂得幸福原来就在身边。 幸福就该是这样的。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千种样子,却不妨碍它存在当下。 享受当下,你才能感受到幸福。 幸福是如此简单。 人们却在苦苦追求中消磨对生活的信心。忽视用心体验生活,一味向外寻求的做法只会是一个缘木求鱼的结局。 你越是疲于奔命,它越是从你身边悄悄溜走; 你越是把幸福寄托在远方,它越是遥不可及; 你越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它越是对你不闻不问。 http://www.wuhefdc.com/d1bJv/08790.html http://www.wuhefdc.com/d1bJv/08790.html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