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午夜电影 1 福慧双修须及物; 身名俱泰要留余。 幸福与智慧的修炼要涉及事物,使外境都能够得到好处;身体与名望最佳的时候要留有余地,切不可骄傲。 2 云龙盛标为时栋; 辰象中合仰德华。 如云龙腾飞,树立好的榜样,成为时代的栋梁;像日月运行,在天地间交会,仰承道德的光华。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此联作者为龚自珍,浙江杭州人,清道光年间的进士,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此联赠好友魏源。 上联用古人成句,寓含读书要联系实践的道理。下联指出做学问要在综合前人典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去伪存真,努力有所发现,然后自树其帜,“成一家言”。 4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斟碗酒来。 这副联对仗工整,如同一位知心朋友在娓娓而诉:知道你很忙,但何不忙里偷闲,喝上一杯呢?从事脑力劳动是很辛苦的,从事体力劳动也是很辛苦的,不过喝酒可是一大快乐事。 5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上联是说何妨以真面目对待自己,意即对自己应不客气,要严格要求;下联则讲对别人要以大肚皮容忍,意即应度量大,要宽以待人。 6 行是知之始; 学非问不明。 上联讨论知行关系,所本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下联讨论学与问的关系,所本《易·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难看出,无论是《易·乾》之刚徳,还是作为儒家至德的中庸之道,其根基就在“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个德性就是天赋之善,而“问”与“学”则是修养功夫,而在“学”与“问”两个功夫之间,对联又进一步强调了“问”的作用。 7 学海无涯勤是岸; 云程有路志为梯。 上联劝人勤学。求学如泅海,只有勤奋者才能登上彼岸;下联劝人立志。云程,古指读书入仕的道路,亦喻远大美好的前程。青云阶高,并非遥不可及,而志向就是登天之梯。 8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这副联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完工,贾政偕众清客及宝玉游园时,作者借宝玉之手为潇湘馆(后为林黛玉住所)所作。小说中这样描述:“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对联中,作者紧扣这“千百竿翠竹”,烘托这个读书之境的清幽。 上联写用宝鼎烹茶饮罢,而馆中还绿烟袅袅;下联写在清幽的窗边一盘围棋下完了,落子的手指还有凉意。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翠竹掩映的环境,一定会误会“烟尚绿”写的是茶之清翠,而非竹之清翠;不会领略到“指犹凉”描述的非窗之幽,乃竹之幽。 9 霁月光风在怀袖; 白云苍雪共襟期。 此联用以抒怀言志。“霁月光风”,本用以形容雨过天晴的明净景象,后用以比喻人的品格气度。上联激励自己应有广阔的胸襟和坦荡的心怀。 “襟期”,指抱负、志愿。下联砥砺自己的志向要像白云苍雪那样明净而不染。联语设喻抒怀,意味隽永,实为作者高风亮节的生动写照。 10 读书心细丝抽茧; 练句功深石补天。 此联作者为张廷济,浙江嘉兴人,清代收藏家。 对联用蚕结茧抽丝及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为喻,生动地说明读书须心细、作文应练功的道理,构思巧妙,设喻精当。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